当前位置: 首页> 风水与解梦> 正文

梦到很讨厌的人 梦到很讨厌的人家里淹了水我去帮助他们

梦到很讨厌的人 梦到很讨厌的人家里淹了水我去帮助他们

2梦到很讨厌的人 梦到很讨厌的人家里淹了水我去帮助他们

问题:

“做梦如果梦见自己极其讨厌并且不想接触的人,是否意味着恐惧这个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答:

我们常说,人的一生只能记住两种人,一种是爱过的人,一种是恨过的人。

其实,这种说法反应的就是我们会记住那些与自己心理上产生过强连接的人,不管爱还是恨,其本质都

是强烈的情绪反应。

所以,自己讨厌不想接触的人可以归类为恨的人,但从梦的角度来看,梦到他们就和梦到自己喜欢的人是一样的,并不绝对意味着自己恐惧这个人。

此外,梦可能是现实的延续,就像在梦中讨厌的人又做了现实中讨厌的事,或是继续现实中讨厌的行为;

梦也可能是自己潜意识反射的一些做不到的事,就像在梦中自己终于说出了现实中碍于情面或是不敢说出的话,这更多的是潜意识中真实自我的反应,也是我们常说“梦是反的”的原因,因为现实中自己真的没有做到。

生活中,大多数的梦我们在醒来之后是记不住的,因为醒来之后,意识重新掌控了我们的身体,我们就主要由意识影响了。

但仍然有一些特别强烈的梦境或是梦中特别的情节在我们醒来之后有记忆,这是我们发现自我的好机会,但很多人都容易忽视掉这些潜意识中的自我暗示。

个人觉得,一个人要想成长需要的是理性,而不是被情绪左右。

我们可以通过理性挖掘自己醒来仍然记得的梦境中潜意识反射的自我真实需求和期待,达到促进现实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而不是仅仅关注自己“吓一跳”“好喜欢,不想醒”这些基础的情绪反应,这些显然对现实生活并没有什么帮助。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个人的建议是没必要觉得恐惧。

而是应该想想这是不是潜意识在提示我们自己有改善与那些讨厌的人之间关系的需求或是期待,有改善自己当下生活状态的需求或是期待呢?

显然这对生活更有意义。


梦到很讨厌的人

文 | 唐 糖

☹小A特别讨厌自己的婆婆,逢人便说,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往事回顾、性格分析、对自己造成的伤害、以及自己对她的深恶痛绝之情。

☹小B特别讨厌单位的同事张三,但奇怪的是,在做梦时却经常梦见他

☹小C讨厌同事李四,最看不惯李四的“虚伪”

​☹小D看谁都不顺眼,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几个能入TA法眼的人

..........

以上桥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各位看官,大可以对号入座。

不管你是小A,还是小B、小C、小D,看完今天的文章,你或许都能对自己的「讨厌」有更多的了解——你所讨厌的,是张三李四这个人,还是更有深意?

01 讨厌:来自投射的纠缠

这是日常生活中,讨厌某人最常见的真相:讨厌,源于自身的投射。

你之所以讨厌一个人,很多时候是因为这个人身上有和你相同的特质,而你认为这种特质是“不好的”,所以表面上你在讨厌TA,其实你真正讨厌的,是自己身上那个不被接纳的特点。

投射的目的,是为了转嫁自己“不好”带来的焦虑情绪,通过投射给别人,转移自己的痛苦。

举个例子。

讨厌婆婆的小A,对于婆婆的最主要的控诉,就是婆婆控制欲强,经常入侵他们小夫妻之间的边界。
而小A自诩是一个不爱控制他人,懂得分寸和边界的人。
其实并非如此。

事实上,小A安全感缺失,控制欲极强(但是她自己意识不到这一点),在潜意识中,小A认为“控制欲强”是一件不好的事,所以不能接纳自己控制欲强的真相,于是将其投射到婆婆身上,通过攻击婆婆,成功扔掉自己身上“不好”的特质,保持“我很好”的完整性和优越感。

可以说,小A对自己的控制欲越不接纳,对婆婆的讨厌就越强烈。

由嫉妒产生的讨厌,也是投射的一种。

比如认定同事李四“虚伪”的小C,本质上,可能是羡慕李四的八面玲珑、处事圆滑,或者嫉妒李四总能获得成功,通过讨厌李四,小C成功的把对李四的嫉妒和对自己“无能”的不接纳转化了,并用“李四是虚伪的,所以我讨厌他”的信念,来使自己的厌恶合理化。

羡慕或嫉妒的情绪越重,对李四的厌恶感就越强烈。

虽说投射是人的本性,但我们对自身投射而产生的厌恶他人的真相,却常毫不知情。
我们固执的认为就是因为对方不好,所以才让我们讨厌,却不知问题的根源其实在于自己。

02 讨厌:一种不能言说的喜欢

有句话叫做“嫌货才是买货人”,真正站在你的摊位前跟你叽叽歪歪讲价的人,才是真正有意想要买你货的人,那些根本看不上你的货的人,连一秒都不会多停留。

在咨询中,我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你想想,如果这个人跟你没关系,你根本就不会关注到ta,更别提对ta有反应了。
所以,讨厌也好,喜欢也罢,一定是因为这个人身上有些什么东西刺激到了你,跟你发生了关系,你的情感才被激活了。

有一种讨厌的背后,其实是连接的渴望,只不过这种渴望无法放在台面上,所以被压抑进了潜意识,甚至将其扭曲,表现出成为相反的样子。

梦,是潜意识的表达。

小B讨厌张三,但却经常在梦里梦见对方。

对于小B来说,「讨厌」是表象,是掩饰,而「真相」却是小B对张三无法言说的喜爱。
这种喜爱,更准确的表达是:张三激起了小B内心深处的情感反应,让ta产生了想要连接的渴望。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渴望连接,为什么要扭曲为“讨厌”呢?这里有很多种心理学的解释。

其中一种可能是,小B无法在内心享受美好的东西,ta为了“平衡”的需要,必须制造出另一种相反的情绪。

试想一下,如果小B有一对一直在吃苦的父母(父母一直向孩子传达“我们很不幸,很悲苦”的信号),那小B长大后,就很可能成为一个无法安然享受美好事物的人,因为享受美好=背叛父母。

还有一种可能,小B有同性恋的倾向,ta为了压抑/回避自己这种真实的渴望,在潜意识里,把喜欢扭曲为讨厌。

还有一种可能,小B可能在潜意识里认为,“喜欢”一个人,是软弱(弱势)的表现,因为喜欢就意味着自己有了软肋,所以,也可能会在潜意识里,把喜欢扭曲为讨厌。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种可能。
深入潜意识的世界,我们常会感觉匪夷所思,因为潜意识的内容,多数与意识相反,但如果仔细琢磨,或许能品出里面的味道。

把喜欢扭曲为讨厌的桥段,在偶像剧里很常见,男女主角很少一见钟情,经常是一开始互相讨厌、一见面就拌嘴吵架,后来发生反转,由厌转爱。
其实细究,会发现他们对对方的喜欢,早就开始了,只是自己没觉察罢了。

所以,有一种讨厌是反向的,对一个人越讨厌,就意味着其潜意识里想要和对方连接的渴望越深。

有一点需要注意:我们所呈现的可能性,是把潜意识的内容意识化之后的结果,而真正的潜意识,其实是不能被自己觉察的。
换言之,“我们之所以那么讨厌某人,其实是因为深深的喜欢ta”,这一点我们根本是不知道的。

03 讨厌:意味着拥有了某种权力

当我讨厌一个人,意味着我在评判(judge)一个人不好,当我可以评价他人不好时,就意味着我在心理上占据了某种优势,好像我才是世界的规则制定者,同时也意味着我拥有了某种指点江山的权力。

权力之争,充斥与各种人际关系当中。
它仅发生在职场,在亲密关系(家庭)中更为常见。

比如,孩子与家长,为“做不做作业、几点做、做多少”的问题,天天进行着权力之争。

家长为了让孩子按自己的要求做作业,使出了浑身解数。
或横眉冷对,强势镇压、或喋喋不休,唠叨不停、或虚情假意,好言相劝、或大义凛然,大讲道理.......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感受到来自权威的控制与压迫,所以,他们与家长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斗争,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磨蹭、拖延、敷衍、甩脸子.......

是的,你没有看错,表面上是孩子和作业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但本质上,是孩子和家长(或者以家长为代表的权威)关系出了问题。

夫妻之间也不乏权力之争。

家庭里“谁说了算”就是典型的权力之争,只不过它的形式,常被演化为双方对于“谁说的对”这个问题,争论到面红耳赤。

同样,“吵完架谁先道歉”,在很多人心里也隐藏着权力的争斗。
在这种逻辑下,先说“对不起”,等于向对方“服软认输”,那自然是不能够滴。

然而,人与人之间最隐性的权力之争,常与“评判(judge)”相关。

当我们对别人说三道四时,就意味着,我们把自己放在了“可以任意评判他人”的、更高的权力之位上。
评判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如影随形,尤其是在评价他人讨厌时,这种优越感更是冲到了顶峰,让人很难不迷糊。

讨厌,让我们获得了某种隐性的优越感和权力,然而这一切,都要付出代价。

当我们的敌意被对方感知,就会为自己招致攻击,而我们的心理能量和时间精力,也会因此被无端的消耗。

04 讨厌:意味着远离压力和负担

人是社会性动物,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适应人际关系的能力。

在这一点上,很多人有误会,他们认为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意味着圆滑或虚伪,但其实恰恰相反,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人格灵活性的体现。

小D对他人的讨厌,是在潜意识里为自己制造“远离他人,远离人际交往”的合理化理由。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自闭环境中,ta虚弱的自恋得以维护,显然,这是一种防御性的自我保护。

对于一部分“看谁都不顺眼”的人来说,切断与所有人的连接,意味着ta可以远离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和负担。
这种压力和负担,大抵来自于其生命早期获得的“人际连接失败”的经历。

以小D举例。

小D在小时候很渴望得到母亲的关爱、父亲的肯定,爷爷的宠溺,奶奶的包容,但却感觉到很失望。

靠近妈妈时,妈妈说:“忙着呢,一边玩去”;靠近爸爸时,爸爸说:“你这么笨还有脸玩,滚远点”;靠近爷爷时,爷爷说:“吃个饭费死劲,还不如把你扔了”;靠近奶奶时,奶奶说:“你要是个男孩就好了”......

.这些小D早年的抚养客体,都没能给她带来一种足够安全、温暖、有爱的人际交往体验,这会在ta心里,留下对人际交往深深的恐惧。
长大后,这种恐惧,可能会转变为对所有人际关系泛化的厌恶。
或许,在小D的内心深处,ta还会认为自己“谁都不需要”。

本质上说,小D并不是讨厌所有人,而是讨厌自己。

早年的客体经验,让她认定自己是一个“不被喜欢”的人,ta把对自己的厌恶投射出去,变为对其他人的讨厌。

讽刺的是,小D讨厌全世界的开端,却恰恰是源于和全世界连接的渴望。

【写在最后】

说到底,我们以为的爱、恨、喜、恶,表面上看,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但本质上,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
一个人和外界的关系,其实是和内在自我关系的投射。

从这个角度说,一个人越接纳自己,就越很少讨厌别人。
反之,也成立——越看谁都讨厌,就越说明自己的内心无法整合,一团乱麻。

所谓讨厌,不过是对连接的渴望而不可得,对自己的不接纳和投射,对自恋需要的畸形满足。
所以说到底,真实的世界,需要向内看。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END-


唐 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全网15w粉丝心理学博主

出版《做情绪稳定的父母:你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分享 心理科普|认知思维|方法论|行动派

话题 个人成长|家庭教育|两性关系

公粽号 唐糖咨询师札记

阅读全文